武汉大学:大力推进双学位教育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1.武汉大学2013年招生计划情况怎样?
2013年,武汉大学65个本科专业(专业大类)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普通本科生7500人,较2012年减少150人。
2.学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如何?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6所高校之一。学校办学实力雄厚,拥有13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7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全国高校均列前三位;有2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武汉大学大力倡导“三创”教育理念——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努力营造自由开放与鼓励创新的氛围。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和文理交融、理工结合的特点,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弹性学制、双学位制、与国内高校互派学生制、与国内外高校学分互认制、创新学分制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着力培养博学多才、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通专并重”的方针,精选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重建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改进教学方法;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五大模块,打通文、理、工、医学科壁垒,开设近500门通知教育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能够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视角,从而启迪学生心智,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了本科教学“卓越工程”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努力造就优秀人才。武汉大学已先后开设了8个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和4个国际班;自2010年起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开办“弘毅学堂”,培养有潜力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基础学科领军人才。
武汉大学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空间。除医学、语言类专业外,其他所有专业均提供辅修和双学位培养方案;扩大任意选修课,取消指定选修课;学校允许部分学生其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二次专业选择。学校2010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收费改革,2012年推行“个性化专业”学习改革,学校还通过双学位、主辅修、试验班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3.武汉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武汉大学目前有29个国家特色专业,居全国高校前列。包括:物理学、历史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哲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图书馆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测绘工程、生物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法语、思想政治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土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
4.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
2012年我校共有普通本科毕业生7397人,按教育部统计口径,截至9月1日,全校就业总落实率为92.05%,其中升学及出国深造总人数3799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1.36%,比去年增加2.21%,实际参加就业的毕业生有3598人,其中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为3010人,占毕业生人数的40.69%;待就业588人,占毕业生人数7.95%。参加就业的同学,70%工作地点在直辖市、省会或计划单列城市,毕业生就业的起点高、质量好、发展空间大。
武大本科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成为各级各类人才市场的知名品牌。据统计,每年有近万家用人单位以各种形式与学校联系选聘毕业生,其中包括外交部、新华社等一大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沃尔玛、微软、通用电气、福特汽车、花旗银行、戴尔、索尼、三星等2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银行、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平安、东风汽车等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学校每年举办近千场招聘活动,收集整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数万条,市场供需比超过1∶10。
5.请介绍学校的录取规则。
一是调档比例。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20%。对招生计划量大的省份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学校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二是分专业录取。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投档分数相同时,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也相同时,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语文+综合。部分外语专业(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要求考生明确填报有外语类专业志愿且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80%(口语不做要求);总分相同时,外语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投档分数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三是考生外语语种。俄语、德语、法语和日语专业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国防生相关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外,其他非外语类各专业不限考生应试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四是加分因素。我校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分数为准,对于按照规定可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加分,但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我校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批次线(艺术类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生除外)。
五是进校后换专业。学生入学一学期后,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专业调整。
根据招生章程规定,国防生、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文学、设计学类)学生、外语类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降分录取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及征集志愿录取的护理学专业学生不得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学习。(注:以武汉大学2013年最终发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大力推进双学位教育,鼓励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根据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选修第二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