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 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大禹学院)在江苏招生31人
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学校拥有96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1.河海大学今年在江苏省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如何安排?
河海大学2011年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为1264名(含国防生36名,大禹学院水利类专业25名,大禹学院工程力学专业6名),其中校本部799名,常州校区465名。学校在江苏的文科计划为103人,招生人数占到了文理兼招专业计划总数的2/3,学校在江苏的理科计划为1161人。学校今年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共有4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江苏省涵盖所有招生专业。
2.河海大学学科总体实力如何?有哪些优势学科及专业?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2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反映了新形势下水利的突出战略地位,也标志着学校相关学科新的发展机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都是学校强势专业,也是近年考生报考较为热门的专业。
3.河海大学在培养人才上有哪些特点和特色项目?
一是本科拔尖人才学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2009年7月,河海大学在举办多年基地强化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大禹学院。大禹学院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是学校培养本科拔尖人才的专门学院。学院在课程贯通的基础上,实行本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小班化教学,实行导师制,并注重国际化交流和培养。大禹学院学生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且符合拔尖人才培养要求者就可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2011年,大禹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学生130人,水利类专业招生100人,工程力学专业(徐芝纶班)30人,生源面向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是按类招生。为培养基础宽、重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河海大学2011年继续在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理学院3个学院14个本科专业实行按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类在统一的教学平台上培养,完成基础课程,一到两年后再进行专业分流。
三是培养国防生。河海大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国防生。2011年计划面向北京、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省招收国防生110名,其中江苏36名。国防生在读期间,每人每年可享受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毕业后直接到部队工作,定副连职,授中尉军衔。
四是转系转专业。新生入学一年后,学习成绩优秀或确有专长的学生可申请转专业。学生转入新专业后,只需按照转入专业的标准收取学费,不需要支付其他附加费用。
五是国际交流广泛。2009年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正式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签约高校之一。根据协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每年资助河海大学60名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博士。此外,学校与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70多所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每年选派百余名在读本科生出国留学。他们在完成本科二年级课程后,由河海大学和相应国外高校择优选拔,出国留学并获得相应学士、硕士学位。
4.河海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及升学情况如何?
长期以来,学校与水利、土木、电力、交通、环境、IT、金融等行业千余家重点单位间建立起了稳固的联系人才输送渠道。近年来,学校本科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出国、升学进一步深造的占30%以上。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的约占70%,大多从事科研、设计、教学、管理等工作。
我校毕业生每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都在25%以上,个别专业达到40%。15%左右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30%左右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