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多项机制做好教育考试各项工作
近年来,我区招考工作秩序井然,考场内外风清气正,安全保密万无一失,得益于严格的制度执行和良好的运作机制。随着高考、中考来临,我区采取多项机制努力做好考试各项工作,确保高考、中考顺利进行。
一.实行多方联动机制,发挥组织综合管理效能。根据工作贯例,我区每年5月中旬召开招委会扩大会议,采取“多方联动、分工负责、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分管区长担任招委会主任,全面部署、协调考试期间各相关部门应该承担或应该支持的工作。会后,各职能部门对照职责,制定计划,分头行动,保证了考试期间考生饮食与交通的安全,考点、考场、保密室的安全,以及供电、供水、通讯的正常。同时,招考工作中很多政策和做法得到了及时宣传报道,为全社会了解、监督、支持招考工作创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招考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基础性的工作。
二.实行立体教育机制,强化考生诚信考试意识。我区将每年的6月定为考风考纪教育月,开展“诚信考试,拒绝舞弊”主题教育活动,实行“一宣传、二学习、三警示、四承诺”的教育方式,强化考生的诚信应试意识。一是宣传。通过学生会议、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将诚信考试的条例宣传到考生层面;通过电视台、报纸宣传《致考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将诚信考试的要求宣传到家长、社会层面;通过考场标语、考务会议等,将诚信考试规定宣传到监考教师层面。二是学习。在考前带领考生学习《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文件,让考生在走进考场前必须知晓诚信考试的相关内容。三是警示。区招办将历次考试舞弊受处罚的情况(不点名)罗列出来通报给全体考生,反面警示考生,让考生增强违规必究的强烈意识。四是承诺。考前全体考生签定《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庄严承诺诚信参考,拒绝舞弊,让诚信考试成为考生的自觉行为。
三.实行监考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监考工作质量。我区一直把对监考教师的管理和素质提升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做。对监考教师采取“考前有培训、考中有提醒、考后有档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监考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了监考教师的工作责任感。首先是考前培训。凡参加监考工作的教师,一律先培训后上岗,均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和培训合格证才能走上监考岗位,对培训不合格者,取消当年监考资格;其次是考中提醒。针对监考教师的工作重点,我们提炼出《特别提醒十五条》印制在《考生座次表》的背面,使监考教师能把握重点、清楚要点、从容应对,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监考任务;第三是建立监考教师管理档案。将监考经历、业绩与评优选模、年度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对监考教师强化了考核机制,实行了有效管理。
四.实行逐级负责机制,保证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我区一直推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强化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效落实了组织考试各个流程的安全责任。第一是分级管理。我们主要抓各级机构的组建,抓各类目标的确立,抓各种方案的审定;第二是逐级负责。我们以责任状为抓手,层层签订责任状,努力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第三是强化落实。我们主要采取问责制,凡错必究,进一步加强了考试组织中所涉人员的责任意识。
五.实行环环督查机制,确保考试规范有序运作。我区一直把督查工作作为考试组织规范有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完善了一套“‘三、三、三’环环督查纠偏法”。第一个“三”是考前、考中和考后三大环节;第二个“三”是三级检查。对考前的考生“吃、住、行”,学校和业主对照标准实行自查,职能部门对口开展专业督查,区四套班子、招委会领导进行综合巡查;对考中的情况,实现流动监考员区域查、巡视人员全点查、招委会领导全区查;对考后验装卷卡工作,实行监考员自查、领导分组复查、考点主任抽查;第三个“三”是查出问题后的三步骤:“纠、报、究”。即,有偏必纠,有错必报,有责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