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波副厅长强调:中考改革是难题,但不是“无解”
——江苏省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座谈会在无锡召开
为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12月13日,江苏省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座谈会在锡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出席了会议,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基础教育处负责同志、南京、无锡、南通三市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省中考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无锡市教育局首先就无锡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做了情况汇报。今年3月份以来,无锡市着力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在深化中考改革方面,减少了考试科目,缩短了考试时间,调整了考试分值,优化了学科命题导向;在中招改革方面,扩大了高中招生自主权,加大了学业考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中招录取中的权重,继续实行热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政策,鼓励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从而构建起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持续科学发展的中考中招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南京市教育局汇报了中考命题与招生的基本情况,并对尚在讨论中的中考改革方案进行了介绍,明确该方案将于2013年起全面实施。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中考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的试点地区,南通市教育局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近两年来,南通市将推进中考改革确立为教育创新的优先事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通过六大工作项目即开展基础研究、进行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招生录取制度研究、课程教育改革、学校办学实践及保障机制建设整体推进中考改革工作,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和办学行为的不断规范,调动了多样发展的积极性,较好地协调了减负与提质之间的关系。
听取了三市的汇报后,胡金波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中考改革是难题,但不是“无解”,“有解”的前提是“理性的实现”,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理性,人人成才;二是学校理性,发展成才;三是家长理性,多样成才;四是学生理性,自主成才。要实现这“四个理性”,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有保障”的教育,社会应提供“各得其所”的教育,学校应提供“公平”的教育,学生应获得“适合”的教育。胡金波肯定了南京、无锡、南通在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中的做法与经验,认为三市中考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一是促进了教育整体面貌的变化,向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迈进;二是带来了教育生态面貌的变化,办学行为更加规范;三是带来了教师精神面貌的变化,以能力的导向代替了分数的导向;四是带来了课堂面貌的变化,呈现出学生动起来、教师跑起来、课堂活起来、校园乐起来、社会美起来的生动局面。胡金波强调,中考改革的探索很有意义,中考改革旨在向“原点”回归,向“原点”靠近,关键要破解难题、用改革开路,当前要以“保障”促平稳,以“效用”赢支持。重点在于突出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生命存在为本,以学生人格尊严为本,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长远根本利益为本。同时,要放大探索的成果,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理解中考改革、支持中考改革、参与中考改革,改变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简单地以考试指挥教学、以教师指挥学生、以分数单一评价学生的倾向,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