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成果分享
字体

简论高考试卷难度控制

 

   高考试卷难度控制关系到高校新生的有效选拔和高中教育教学导向,也关系到高考自身的公平公正。在考生水平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试题难度受到一系列试题属性的影响。实现高考试卷难度控制,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和步骤,并遵循有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高考  试卷难度  试题难度  难度影响因素  难度控制方法

 

作为高考的选拔尺度,高考命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试卷难度是考生、家长及社会对高考命题的第一反应,也是评价命题成败的重要指标。然而,试卷难度又是高考命题中最难把握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科学完善的控制技术,实践中因试卷难度把握不当而引发社会质疑和不满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高考试卷难度的有效控制,成为有关命题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试卷难度控制的重要性

在大规模常模参照考试中,难度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测量目的的实现程度。高考是高校选拔新生的手段,也是联系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桥梁,此外,还是中国社会阶层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合理控制高考试卷难度,对于高考目的的实现、高考功能的发挥以及高考公平性的维护不可或缺。

1.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高校有效选拔新生的需要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提供依据,使得各类型、各层次高校录取的新生能够适合其人才培养定位。因此,高考试卷必须对不同水平的考生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使考生分数的分布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以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对新生的选拔。试卷的这种区分能力与试卷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教育测量学原理,在大规模考试中,只有试卷难度适中,才能使考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比较大,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分布比较合理,对考生总体的区分能力较强。反之,如果试卷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有效区分考生总体差异。同时,试卷对考生差异的区分能力也受到试卷难度结构的影响,即使试卷总体难度符合要求,但如果试卷中各难度层次的试题分布比例不合理,也不能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此外,试卷难度能否保持相对稳定还直接影响到高考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同年份之间的高考试卷难度如果波动较大,会使各批次省控线及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应产生较大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到考生的志愿填报和高校的录取工作。由此可见,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保证高校有效选拔新生的重要条件。

2.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科学引导高中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除了为高校选拔新生提供依据外,还实际承担着引导高中教育教学的功能。由于高考成绩直接决定着每年近千万高中毕业生的未来人生道路,也直接关系到众多高中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这就使高考对高中教学产生出强大的导向作用,成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这种指挥棒的威力除了源于高考的政策性因素外,主要来自命题的指导原则和试卷难度。一般而言,高考命题难到何种程度,高中教学就被迫跟到何种难度,甚至还要适当超过这种难度。道理很简单,如果教学难度跟不上考试难度,则势必在高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多年来高考试卷难度的居高不下,使得广大中学已不堪重负。学校、教师面对高考命题中广、深、刁、怪的状况,迫不得已进行题海战,使教学陷于机械训练和猜题、押题之中,从而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牺牲了原本属于体育、娱乐甚至常规睡眠的时间,致使身心严重透支,也泯灭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动力,甚至带来身心的不健康和人格的不健全。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高中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得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步维艰。只有合理控制高考试卷难度,才能科学引导高中教育教学,使高考降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将其导向功能中太多的抑制与伤害作用转化为激励作用,从而推进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3.合理控制试卷难度是维护高考公平性的需要

从社会学视角看,高考又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它为中国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相对公平的渠道,公平性是高考的核心价值之一。试卷难度是否合理,对高考公平性有着内在的影响。首先,就同一考试科目来说,试卷难度过高,不利于该学科中等水平的考生发挥出应有水平,拉不开与低等水平考生之间的差距,对中等水平考生不公平;而试卷难度过低,则不利于优秀水平的考生脱颖而出,拉不开与中等水平考生的差距,对优秀水平的考生不公平。其次,就不同考试科目而言,由于高考录取是以各科目考试成绩相加的总分为依据的,但考生之间的优势科目并不一样,如果各科试卷之间的难度相差过多,必然在优势科目不同的考生之间产生不公平。再次,实行新课改后,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在选修课程的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并实行统一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如果各选修课程的试卷难度相差过多,则必然在不同选科的考生之间产生明显的不公平。因此,只有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并保持各科目之间难度相对平衡,才能维护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的公平性。

二、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

高考试卷难度是由组成试卷的试题难度、各级难度试题所占的比例、试题难易排序以及题量与考试时间的对比关系等诸多方面所决定的,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试题难度。因此,控制试卷难度,必须从控制试题难度入手,而控制试题难度,则必须了解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综合有关研究,笔者认为,在考生水平相对确定的情况下,试题难度主要受到下列试题属性的影响。

1.试题考查的能力层次

对于教育测量来说,考试必然考查应考者的某种能力,而能力有高低之分。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能力层次。教师在命题时参照这些能力目标,赋予试题测验相应能力的功能。通常掌握低层次能力容易,掌握高层次能力困难,因此,在考查内容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试题考查能力层次的提高,试题难度会相应增大。比如,对于同一知识点,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通常比考查知道或领会能力的试题难度大,而考查综合设计能力的试题又通常比考查简单应用能力的试题难度大。

2.试题考查内容的深度

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因而,一般来讲,掌握表面的浅层知识必然容易,掌握内在本质的深层知识必然困难,反映在试题上,知识的深浅变化必然对试题的难度产生影响。通常认为,名词、原理和有关具体事实的定义及其直接描述等,属于知识深度的第一层次;进一步的推论及有关性质的理论等属于第二层次,知识的深部内涵和外延及其与相关知识的内部联系、特殊情境下的性质与特征等属于第三层次。试题考查的知识深度与试题难度一般处于正相关,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随着知识深度的拓展,试题难度必然增大。

3.试题考查内容的广度

同样类型的试题,由于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多少、知识点跨度和知识点联系的复杂程度不同,试题的难度也会不同。通常情况下,一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越多,跨度越大,联系越复杂,考生需要调用的解题手段、解题方法就越多,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要求就越高,试题难度也就相应提高。

4.试题考查内容的熟悉度

在考查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试题考查的内容属于学科的主干知识或重点知识,教学中比较重视,经常复习、练习,这样的试题内容由于学生比较熟悉,考试时会相对顺利,失分较少,试题难度也就相对减小。相反,如果试题考查的内容属于边缘性的偏僻知识,或为学生普遍不予重视的细节性知识,则试题难度会相对增大。

5.试题情境的新颖性

试题对概念、原理、规律的考查通常寓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如果试题情境是考生所经历过的、熟悉的,考生就有可能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快速提取相应的图式,从而顺利找到一条有效的解题途径。反之,对于一个新颖而陌生的试题情境,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套用,考生必须通过分析新情境,建构相应的模型与解题策略,才有可能最终解决问题。因此,试题情境越新颖,难度就越高。

6.试题条件的隐蔽性或干扰性

试题所提供的条件有明示条件和隐含条件之分,对于隐含条件,要求考生在解答时通过分析将其明朗化。一般来说,条件越隐蔽或隐含的条件越多,对考生知识基础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试题的难度也就越高。另外,为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命题者会在有些试题中故意设置多余的条件,让考生通过分析进行选择和摒弃,这些多余的条件会对解题过程造成干扰,从而增大试题的难度。

7.试题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试题,由于解答要求不同,其试题难度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中,单项选择题由于正确选项唯一,解答者只需在各选项中选择一个认为最合理的选项即可,不存在因多选或少选而失分的问题,故失分率相对较低;而多项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数量是不确定的,只有考生完全选对才能得分,否则,即使能选对部分选项,也会因多选或少选而失分,因此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8.试题解答的简繁度

这主要是指试题解答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运算或推理步骤数。由于大量的解题步骤会超出考生的工作记忆负荷,使得有些信息在解题过程中很可能被丢失或发生差错,所以,一般来说,完成试题所需的步骤越多,运算量或逻辑推理量越大,试题难度就越高。

9.试题解答的可猜度

对于一些客观性试题,即使考生对所测内容一无所知,也可凭猜测作答而得到一定的分数,这种单纯依赖猜测作答而得分的程度,称为试题解答的可猜度,通常用猜对概率来衡量。一般情况下,随着猜对概率的提高,试题难度会相应降低。具有可猜度的试题通常有判断题、选择题和匹配题等,其中,判断题的解答由于受猜测因素影响太大,信度不高,高考中一般不宜采用。

10.试题解答的时分比

在考试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对于费时多、得分少的试题,放弃的学生较多,其平均分就会下降,从而使试题的相对难度提高。由于费时多分值少的试题,可以看作是价值低的试题。因此,影响试题相对难度的这个因素,也可称为试题价值度。

总之,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一道试题的难度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及主要是各学科试题难度的共同影响因素,具体到不同学科,还会有各自的一些特殊影响因素,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作细分。

三、试卷难度控制的方法和步骤

对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从试题内部寻找可用来预测和控制试题难度的客观依据,进而为控制试卷难度奠定基础,但并不等于试卷难度的控制问题已经解决,实现高考试卷难度的控制,必须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和步骤。

1.理想难度方案的设计

毫无疑问,实现试卷难度控制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难度控制的标准,这需要根据高考选拔目标、中学教育导向以及考试公平的要求,设计出各学科理想的命题难度方案。该方案一般通过学科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加以规定,主要内容是确定试卷的总体难度水平和各级难度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根据教育测量原理,并结合高考总体录取率和中学教育教学状况,合理确定试卷的总体难度水平;根据各层次高校录取率设计考生成绩理想分布曲线,进而确定试题难度分布结构;根据考试公平的内在要求,保持各科试卷难度之间的相对平衡。

2.各学科难度预估参照样本的建立

各学科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虽有共通之处,但学科不同,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种类以及相同因素的影响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对各门学科,要组织有关学科专家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评价教材,查找已有的测试数据,分析和确定该学科具体的试题难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试题难度估计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还应组织专家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把涉及不同难度影响因素的典型试题组合起来,形成一份样题,并整理这些样题的实测难度,以此作为当年试题难度预估的参照样本。

3.试题难度值的预估

根据现有条件,高考试题的难度预估一般采取专家评判法,即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学生学习状况的命题教师对试题进行影响因素的维度判断,并参照样本题进行难度值预估。为减少试题难度预估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可在对每个难度因素的构成维度及影响大小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预估模型,然后借助该模型来预估各试题的难度值。当然,由于各学科试题内容和形式差异很大,实践中难以用统一的模型去预估,需要针对学科具体分析。

4.难度值预估的一致性分析

试题难度预估通常由多位命题教师同时进行。在掌握预估方法的基础上,首先由各命题教师独立地预估出每一道试题的难度值,然后,再由学科秘书或命题管理人员对各命题教师的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于预估结果一致性较高的试题,取各命题教师预估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题的预估难度值。对于预估结果一致性较低的试题,则需要各命题教师共同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并重新进行预估。

5.试卷难度结构的统计和难度值的计算

通过上述方法得出每道试题的预估难度值之后,可以根据各级难度试题所占的分值统计出试卷难度结构,并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试卷的难度值。

 

 其中试卷的难度值用难度系数P(试卷)来衡量,取值范围是[01]Pi表示某试题的难度值,Xi表示某试题的满分值,W表示某试卷的满分值。

6.试卷难度结构和难度值的调整

试卷难度结构的统计和试卷难度值的计算,为试卷难度的动态调整提供了条件。命题人员将统计得到的试卷难度结构、难度值和理想难度方案中的试卷难度结构、难度值进行比较,如果一致或偏差很小,则予以确定,如果偏差较大,则可通过对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增减或改变来调整有关试题的难度,并通过调整各级试题难度所占的比例来调整试卷难度,进而实现对试卷难度的控制。

四、试卷难度控制的注意事项

试卷难度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和工作环节较多,要使试卷难度控制顺利有效在了解难度影响因素和掌握难度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应重视命题教师的选聘和培训

命题教师是命题工作的主体,选聘高素质的命题教师是确保命题质量的关键所在,试卷难度的合理控制同样取决于命题教师的水平。应严格按有关条件和标准选聘命题教师,各学科命题组成员应注意以老带新,并形成一定数量的命题骨干教师队伍。同时,由于命题教师绝大多数是高校和中学的一线教师,他们虽然是某个学科方面的专家,但在命题和教育测量方面不一定精通,要通过他们有效控制试卷难度,必须进行培训,使其比较深入地了解高考命题难度控制的意义、目标、方法及程序。

2.应认真分析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

由于高考试卷难度是相对于考生群体而言的,本质上是从考生的角度评价试卷的难易,即试卷与考生群体水平的适应程度。要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就要通过模拟考试等途径认真了解、分析当年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分析考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构成情况,力求试卷难度与考生群体水平基本吻合。鉴于现实中考生的临考水平大多是竭尽全力甚至牺牲了必要的休息和身心健康才取得的,应注意适当降低试卷难度,避免造成试卷难度和高中教学难度之间年复一年的军备竞赛以减轻考生负担。

3.应避免试题瑕疵引起的难度增加

试题难度的构成因素必须与考试目的相关,否则就是多余的和不合理的。偏题、怪题、试题内容超纲、题意表达不清晰、解答要求不具体、问题情境与试题任务不密切关联和试题错误等现象本质上属于试题瑕疵,与高考目的无关,高考命题中要避免这些因素导致的试题难度增加。另外,从考试心理和考生解题习惯看,试卷中的试题应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避免因试题难易排序不当影响考生发挥而导致不必要的难度增加现象。

4.应保持试卷题量的合理性

考试时间的充裕程度直接关系到考生水平的发挥,时间充裕,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出实际水平,而时间紧迫,则可能使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受到制约,导致本来能够解答的试题做不出来,或者做不好,从而引起试卷实测难度的增大,同时也降低考试结果的信度。因此,高考命题中要注意题量与考试时间的对应关系,在考试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保持题量的合理性,(一般以中等水平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全卷为基准),避免题量不当对试卷难度造成影响。

5.应做好试卷难度的考后分析

试卷难度的合理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续努力和改进。当年高考阅卷结束后,命题工作者应该及时统计试题和试卷的实测难度,将试题和试卷的预估难度与实测难度进行比较,并通过对考生具体得分和失分情况的分析,总结当年难度预估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以便为以后的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3-164.

[2]潘必方,徐靖.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降低考试难度[J]. 当代教育论坛,2006(11)77-78.

[3]康亚华.高考自选模块要平衡学科间难度[N].中国教育报.2009-10-21.

[4]毛竞飞.高考命题中试题难度预测方法探索[J].教育科学,2008(6),22-26.

 

(作者:郭光明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附件:  
1. 059-1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打印此页
上一篇: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初探 下一篇:建构主义评估视角下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评析

搜索失败

搜索内容不能为空